10月23日,2016年中国技能大赛——第二届全国陶瓷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在景德镇举行。据悉,参加总决赛的212名选手,都是从全国11个分赛区脱颖而出的陶瓷类职业技能竞赛**选手。总决赛为期两天,以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。沁阳市蓝钻文化产业有限公司黑陶雕刻师汤娅唯获得“全国陶瓷行业技术能手”,也是河南省****者。
10月30日,记者在沁阳市蓝钻文化产业有限公司采访了汤娅唯。
参加总决赛,双手都有些发抖
今年42岁的汤娅唯,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。谈起参加全国陶瓷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的场景,她连连感慨:“说实话,心里很紧张,刚开始雕刻,双手都有些发抖。”
汤娅唯介绍说,这是她**次参加全国性比赛,之前,她与公司的赵乐云、胡正端一起到汝州参加了初赛,三人通过海选后,与另外两名技术能手代表河南参加全国决赛。 “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,自己也感到十分开心”,她笑着说。
考试前,汤娅唯做了充分的准备,为设计好一款花型,她反复尝试、持续雕刻,甚至毁掉好几个瓶子。
本次比赛的主题是“一带一路”。古诗有云:“秋来谁为韶华主,总领群芳是菊花”,菊花以四君子名扬天下,菊花象征和平,桀骜不屈,象征着中华民族勇敢正直的气节。自从习总书记提出“一带一路”伟大构想,全国人民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,为这一伟大梦想,众志成城,坚韧不屈,共同建设繁荣强盛的祖国。这就是汤娅唯现场创作缠枝菊花的初衷。
刚接触黑陶雕刻就有点爱不释手,越刻越上瘾
汤娅唯从事黑陶雕刻已经8年,初中时,她就爱好美术,随后又到山东拜师学艺,自己到处寻找资料,学习设计,练习雕刻。
“刚接触就有点爱不释手的感觉,越刻越上瘾,每练习一段时间,技术就会有提升,有一种收获的喜悦和成就感”,随着技术日渐成熟,汤娅唯开始参加省内技能比赛,不断交流学习先进工艺,开阔眼界。去年8月,她在河南省陶瓷手工成型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金奖。
谈起雕刻过程,汤娅唯说,首先要把生坯打磨光滑,计算出器型的具体尺寸,然后构思设计,让雕刻的内容和器型本身融为一体,*后才动手雕刻。
雕刻时,*关键的是一刀成型,不能回刀,更不能断断续续,这样刻出来的线条才会流畅灵活,整体看起来光滑平整。有时候,汤娅唯不需其它工具,不需要描画,拿到一个生坯,从刻花到缠织,一把刻刀就能从上到下全部完成。她说,熟练的雕刻师完全可以凭手感判断生坯的干湿度,太湿,会粘刀,太干,不利于雕刻。
汤娅唯指着自己的雕刻工具,逐一介绍着,这根画针其实是一根毛衣针改造而成,打磨用的塑料片是洗发水的瓶子改造的,这把刻刀是修钟表用的……只要自己感觉舒适,都可以使用,而且都很简单。
每件作品都跟自己的孩子一样,有时候睡着做梦还在雕刻
汤娅唯*擅长镂空雕刻,也会根据不同造型,采用相应的雕刻手法。她喜欢从各类技能比赛和各类民间艺术中寻找创作灵感。
雕刻需要专心致志,需要静心和耐心,有时候,汤娅唯能坐上一整天,回家吃饭也要把作品带回家,突然来了灵感,又立刻起身动手雕刻。
“每件作品都跟自己的孩子一样,有时候睡着做梦还在雕刻,每拿到一个器型都会深思熟虑,怎样下刀,怎样让它达到更加**的效果,考虑成熟了才会下刀。当你创作一件作品时,你会越学越喜欢,越热爱,即使遭遇无数失败,也不会有放弃的想法。兴趣是*好的老师,只要**热爱这门手艺,无论遭遇到什么挫折都不会放弃,都会将自己的热爱坚持下去”,汤娅唯说。
雕刻路会越走越宽,艺术之树生生不息
如今,汤娅唯所雕刻的作品不仅得到了业内许多人士的认可,也获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,而她自己又是如何看待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呢?
“看到自己的作品获得专家老师们的肯定,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到表扬,感到非常自豪。我现在的成绩是远远不够的,当初要不是坚持不懈的努力,我恐怕是不会有今日的成就,也走不到今天”。汤娅唯感叹道。
汤娅唯参加各种类型的比赛,认为不仅是自己能力的体现,更有助于创作的提升与加强,是自己前进的动力,同时通过同行间的相互交流可以取长补短,让雕刻作品更具提升潜力。汤娅唯表示,自己会一如既往地在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,她坚信这条路会越走越宽,越走越光明,雕刻艺术是生生不息的。